一本伊大人香蕉高清在线观看_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_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_欧美va亚洲va国产综合

芬蘭Kibron專注表面張力儀測量技術,快速精準測量動靜態表面張力

熱線:021-66110810,56056830,66110819,66110690,13564362870 Email: info@vizai.cn

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jpg

拜耳公司

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

聯合大學.jpg

聯合大學

寶潔公司

美國保潔

強生=

美國強生

瑞士羅氏

瑞士羅氏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一種無污染的光電微流控技術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瀏覽 818 次 發布時間:2021-06-27

 對液體進行移動、分裂、融合和分配在很多領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醫療檢測、生化分析、微反應器等都需要對流體精確控制,但現有的微流控技術需依賴于復雜的電極才能實現這些功能,不僅成本高而且液體殘留量大,液體殘留使得醫療器械不可重復使用,產生了大量的醫療廢品,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200億美元。

無損操控硅油液滴

光控載貨機器人


 為解決這些挑戰,香港大學王立秋教授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無污染的光電微流控技術,通過把光熱薄膜、熱釋電晶體和超疏液涂層三種功能材料整合在一起,僅用單束光即可移動、切割、融合、分配任意液滴,不需要復雜的微納加工或電極,就可以精確操控表面張力18.9-98.0mN/m、體積1nl-1000ul的任意液體而沒有液體殘留,不僅解決了現有數字微流控平臺上的蛋白質等生物分子易于吸附的問題,還能利用光束精準遙控帶有四個液滴輪的載貨機器人作為貨物搬運工實現對微小固體的傳輸。該技術以題為“Photopyroelectric microfluidics”的論文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香港大學王立秋教授和唐欣博士為論文的通訊作者,李威博士為第一作者。

 光電微流控平臺的設計:微流控平臺包括底層的光熱薄膜(石墨烯摻雜的PDMS),中間層的熱釋電晶體(LiNbO3)和上層的超疏液涂層(SiO2納米空心球分形網絡)(圖1)。光束可以穿過上層透明的超疏液涂層和熱釋電晶體照射到底面的光熱薄膜,光熱薄膜將光能轉換成熱能使自身溫度升高,從而加熱上方的熱釋電晶體在光束照射處產生表面電荷,當電荷引起的介電泳力足以克服液滴在超疏液涂層上的粘附力,液滴則被吸引至光束下方。超疏液涂層不僅為液滴移動創造了極低的阻力,而且避免了液體殘留,使得無損液滴操控成為可能,可以對包括硅油、乙醇、正庚烷和甘油在內的30多種液體(表面張力18.9-98.0mN/m)進行無損光控操作。

圖1.光電微流控平臺的設計


 四項基本操作:光電微流控平臺產生的波浪形的介電泳力場可以對液滴執行包括移動、分裂、融合和分配在內的四種基本操作(圖2)。移動:可以指引表面張力18.9~98.0mN/m、體積1nL~1000uL的任意液滴以任意方向進行無限距離的運動,瞬時速度高達150mm/s,連續移動速度可達50mm/s。融合:處于不同位置的多個液滴,可由單束光吸引至光束下方,多個液滴即可相互融合在一起。分裂:當液滴處于光束正下方時,液滴受到兩個大小一致、方向相反的介電泳力,當兩個力的作用足以克服液體的表面張力,液滴即被撕裂成兩個獨立的小液滴。分配:當液滴處于光斑邊緣時,液滴受到兩個不對等的作用力,一個子液滴即被從母液滴中濺射出來,而母液滴仍被限制在光斑邊緣,從而可以連續進行分配操作。

圖2.微流控四項基本操作


 多樣化應用:光電微流控技術可將液滴定向傳輸甚至反重力爬升,在霧氣收集、3D打印、傳熱傳質等領域極具應用前景;對液滴的精確操控還造就了以液滴為驅動元件的軟體機器人,可用于信息通訊、固體傳輸、載藥釋放等關鍵領域;對高濃度蛋白質等生物流體的無損操控使得微反應裝置的重復再用成為可能,有利于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減少醫療廢品、降低成本,助力醫療檢測、生化分析、微流控等領域的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利用光束精準遙控各種微液滴,應用于病理測試,可避免與感染性流體直接接觸,有利降低一線醫務人員在大流行病中測試病毒或細菌的感染風險,以及減少樣本在操控過程中污染的機會。

 圖3.多樣化應用。(A)液滴爬坡,(B)液滴反重力垂直爬壁,(C)光控軟體機器人,(D)避免蛋白質殘留,(E)氨基酸檢測.


 總結:在單束光的作用下,光電微流控平臺可以作為一只“魔力”的防潤濕的手來移動、切割、融合和分配任意液體,遙控且無損的精確操控液滴不僅在醫療檢測和生化分析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軟體機器人、3D打印、微流控加工制造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場景。


 文章鏈接:W.Li,X.Tang,L.Wang,Photopyroelectric microfluidics.Sci.Adv.6,eabc1693(2020).//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adv.abc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