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推薦新聞Info
-
> 電弧增材制造過程中熔池的形成與演變受哪些因素影響?
> 高壓CO2對表面活性劑水溶液與原油界面張力、原油乳化的影響——結果與討論、結論
> 高壓CO2對表面活性劑水溶液與原油界面張力、原油乳化的影響——摘要、實驗部分
> 硝化纖維素塑化效果與其表面張力的變化規律
> pH、溫度、鹽度、碳源對 解烴菌BD-2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影響——討論、結論
> pH、溫度、鹽度、碳源對 解烴菌BD-2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影響——結果與分析
> pH、溫度、鹽度、碳源對 解烴菌BD-2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影響——材料與方法
> pH、溫度、鹽度、碳源對 解烴菌BD-2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影響——摘要、前言
> 嗜熱鏈球菌發酵乳對全蛋液起泡性、pH、黏度、表面張力的影響(三)
> 嗜熱鏈球菌發酵乳對全蛋液起泡性、pH、黏度、表面張力的影響(二)
【干貨】墨水的物化性質
來源:知乎 許令瑋 瀏覽 1812 次 發布時間:2021-09-14
目錄
一、前言
二、”流動性“究竟指什么?
三、換墨水需要洗筆嗎?
四、”Sheen“和“Shading”是什么?
五、墨水可以”防水“嗎?
六、顏色正在起變化
七、隱形墨水
八、救命,我的白襯衫上滴了一滴墨水
思考題
一、前言
在鋼筆的世界里,一旦涉及到書寫,墨水和紙張就成了不得不提的要素。實際上良好的書寫體驗,是一個鋼筆與墨水、紙張完美搭配一起帶來的。只有熟悉不同墨水的特性后,才能根據想要達到的效果來挑選合適的墨水。
是的,你可能對品牌、顏色、甚至外包裝有很多想法,但無論價格多少,只有“合適”才是最重要的。
在選購墨水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各種評價弄昏了頭,而且很多時候其實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專門的目的。所以這篇文章旨在梳理一些常見的問題,同時為將來選購墨水提供一些參考,不再是只關注試色(和包裝)。
二、”流動性“究竟指什么?
當我們在討論墨水的時候,除了顏色(很多時候更重要的是瓶子和盒子)以外,還經常會談論到墨水的一個性質——“流動性”。在商品的簡介和筆友的評測里,可能會有這樣的描述:“這瓶墨水的流動性相當好,可以解決下筆飛白的問題”,或者“xx墨水流動性低,專治水槍”。
那么能否有一個更通用的標準來說明墨水的流動性呢?
“流動性”其實不是一個單一的物理概念,它不能簡單地用黏度或者表面張力來代替,甚至其中內容物的粒徑,都會一定程度地影響到它與紙張、鋼筆內部供墨系統的相互作用。于是在本文中,我參考了一個比較具有實際意義的指標——墨水在毛細管中上升的高度,用來表征墨水的“流動性”。
具體的實驗方法我放在了下面這個簡單的小視頻里面,毛細管我采用的是0.3mm內徑的,這樣各液體間的差異會更大一些,結果以游標卡尺讀數并取平均值后,保留一位小數,單位mm。如果對方法學有任何改進的建議,都歡迎交流。
顯然,墨水在毛細管中上升的高度越高,它的“流動性”就越好,意味著它能夠更輕松地從儲墨處到達紙面,幾乎不會存在下水不流暢、起筆飛白的問題,但相對應的,在筆尖本身就很粗、或者紙張吸水性特別好的情況下,又可能帶來下水過多、洇墨的毛病。
可以直觀地看到墨水在毛細管中上升的情況
這里附上一張我測出來的全部結果的表格:
由于種類比較多,全放進來看不太清楚,這里挑幾個出來詳細講講:
首先補充一下背景知識:我們知道液體具有內聚性和吸附性,在玻璃的毛細管內會拉著液面上升,一般來說純水的表面張力是我們日常能接觸到的最高的液體,這里可以拿來作為一個對照組,而類似于甘油這樣的多元醇,他們在0.3mm毛細管中上升的高度則小到只有10mm不到,遠遠低于任何一種墨水。
測完的毛細管
通過測量發現,墨水大概可以通過其在毛細管中上升高度的差異分為三組:
1.達到60mm接近純水的【高流動性組】,代表樣本為【百利金逸彩橄欖綠】、【寫樂極黑】;
2.55mm左右居中的【均衡組】,大部分的墨水都集中在此,如【百樂色彩雫天色】、【百利金4001亮黑】和【萬寶龍寶馬藍】;
3.低于50mm的【低流動性組】,這里包括【寫樂Storia Night】、【萬寶龍煉金櫻花粉】和【輝柏嘉苔蘚綠】。
需要額外說明的是,受限于本人的墨水收藏規模和用于測試的時間,我只選取了個人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線和顏色,單一(被測試)的顏色并不能完全反應整個產品線的性質,比如色彩雫的24種里面其實流動性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只能作為一個粗略的參考。
我的實際經驗和這里測到的數據吻合得還是相當好的,確實一般如果筆的供墨系統不太穩定,我會選擇至少是均衡組以上的墨水來保證出水流暢,而當想要下水節制一些的時候,寫樂Storia和輝柏嘉的整個系列都成為了比較好的選擇。
三、換墨水需要洗筆嗎?
如果你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答案:那就是洗!而且洗的時候拆得越徹底越好(只要你能無損裝回去)。然而很多時候人都是偷懶的,尤其是當你的筆多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全部拆開來再洗一遍可能一天就過去了。
所以本文想要給你一個判斷標準,即“什么時候必須得洗筆”,“什么時候混著用也無妨”。
墨水在大多數時候是一個溶液體系,然而小部分情況其實是一個膠體的懸浮體系。區別就在于染色用的物質是否能夠完全溶于水中。
一般來說,同品牌同系列的彩色墨水、且已知是不防水的,比如寫樂Ink工房,百樂色彩雫,或者百利金4001這種,少量的混合只會導致顏色的變化,而一般不會讓墨水產生聚沉,甚至流動性也不會有顯著改變,這時候的混用就是不用徹底清洗的。
而如果其中一個存在固體的顆粒,是以膠體的形態形成墨水的,隨意地添加其他物質都可能改變墨水的pH、電荷等,而使得膠體產生聚沉,換言之就是寫著寫著可能就堵筆了。因此,凡是宣稱納米顆粒、碳素的,或者已知“防水”的,換用之前都需要徹底的清洗。
也有一些墨水是你以為洗干凈了,但用著用著還是能從犄角旮旯里蹦出來一些的:比如添加了金粉銀粉的,附著力特別強的(直接滲進了樹脂的墨囊中)。如果不信邪的話可以考慮拿一支示范筆,洗不洗得掉就一目了然了——當然也有一定的風險,見下圖:
一支被寫樂青墨徹底染色了的百利金M805示范
四、”Sheen“和“Shading”是什么?
名詞解釋
我直接摘錄了Robert Oster墨水官網的一段墨水簡介:
Muddy Sand.Imagine your childhood sandpit-after the rain.Able to exhibit a dark gold sheen with caramel shading.
看起來不像是說人話的樣子,顏色的描述還好理解,但“sheen”和“shading”又是什么呢?其實這兩個詞在描述彩墨的時候一般不會翻譯成中文,尤其是“sheen”如果單純譯作“光澤”雖然意思上表達到位了,但很容易產生歧義——于是大家就直接沿用了英文的詞匯。
具體含義請看圖及注釋。
奶油色巴川紙,Robert Oster(ROS)的牛油果,以及萬寶龍的寶馬藍
ROS這款牛油果就是shading的代表,隨著墨水的鋪展,可以看到中央是帶點棕紅的,邊緣是深綠,最邊上又有一些淺綠,整體很像一個真正的
萬寶龍的寶馬藍這款是我日常使用最多的,它在邊緣干透后會有一層金屬色澤的反光,這就是sheen,藍色墨水出紫紅色的sheen是相對比較常見的
一般墨水的試色圖都可以比較好的展現出shading和sheen,但日常使用想要這種效果比較明顯,就需要出水比較大的筆,配合涂層較為光滑的紙(典型的比如巴川紙)。
2.原理探究
我很早以前的一個答案嘗試自己配了個簡單的復合墨水(或者只能稱之為彩色的溶液),發現所謂shading其實只是一個“層析”現象而已。
比如我直接把一滴ROS牛油果滴在KIMTECH紙巾上,就可以看到這個豐富的顏色層次了:
墨水從紙巾的下端浸入,按照擴散速度不同,被分成了最慢的棕色,中間的綠色和最快的藍色。其實最最外層還有無色的液體,干了之后圖里面看不見了
墨水寫在紙上的過程跟層析其實差不多,不同顏色的部分都會按照其結合紙張的能力以不同速度來擴散,比較慢的就構成了顏色的主體,而很快的部分就延展到了外側,實際書寫時出墨量沒有這么大,紙張也不像KIMTECH這種是非常容易吸水的單層纖維,因此效果就沒有這么層次分明,而展現出了迷人的漸變。
至于sheen,則不僅僅是簡單的層析,因為直接把帶有sheen的墨水滴在KIMTECH上你并不會發現任何光澤。因此我們換個方法,把約1ml的寫樂四季彩圍爐里(它是橘黃的主體,金色的sheen)滴在玻璃表面皿上,再送入烘箱把水分去除——
圍爐里墨水的水分蒸發后,留下了一層黏黏的膠狀物質,逆光時為金色金屬光澤
所以我的猜想是,所謂sheen其實是一些聚合物和某些不溶物的結晶,聚合物帶著這些結晶能夠“跑得更遠”,而結晶則是真正產生光澤的。
于是我動用了一臺偏振光顯微鏡:
紅色的部分為墨水殘余物的涂片,藍紫色是載玻片本身在偏光鏡下的顏色。圖中可以看到兩個標準的馬耳他十字,基本上能夠驗證“sheen是結晶導致”這一說法
有關球晶(Spherulite),馬耳他十字(maltese cross),和偏振光的知識這里就默認大家已經掌握,不再詳細介紹了。
以”Spherulite“為關鍵詞可以在網上搜到很多漂亮的圖
左側就是Maltese cross
五、墨水可以”防水“嗎?
其實如果大家足夠細心的話,是可以發現“顏料Pigment”和“染料Dye”的墨水為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的。他們從顯色的方式、染色劑和溶劑的關系、以及染色劑與紙張的作用都是存在差異的。
籠統來說,一般顏料墨水都是水溶性的,或者說絕大多數彩墨都是水溶性的,即便已經寫在紙上(這里都只考慮普通的紙張,沒有特殊的涂層),接觸水以后也能很明顯地看到它暈開甚至直接化掉;而碳素、納米顆粒等制成的墨水,則是典型的“染料型墨水”,即便用水沖也不會被洗掉顏色。
具體的機理是因為他們和紙張纖維結合的方式不同,鐵膽墨水、納米顆粒、碳素墨水他們的染色劑會牢固地吸附在紙張上,只有物理的摩擦可以去除;而水溶性的染色劑則時刻保持著良好的水溶性,只要再次接觸到水,就會傾向于溶解而被帶走。
所以如果要簽署一些文件,或者寫重要的文檔,請使用宣稱防水的墨水,比如寫樂極黑、萬寶龍永固藍等等。
——畢竟一杯水打翻在筆記本上,整頁重回空白這種事不是我一個人碰到過的。
但是請注意,“防水”并不意味著“永不褪色”,也很明顯不一定是“抗一切漂白劑”,被水泡之后還能保持顏色,與不小心滴了次氯酸上去,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情況了。
六、顏色正在起變化
上一節說到褪色,“防褪色”其實是跟“防水”不一樣的功能,理論上完全可以有墨水它不防水但長時間日曬不褪色。
因為褪色更多是一種“光老化”或者“氧化”現象,有些時候從文檔的長期保存出發,還要考慮墨水不能腐蝕紙張,甚至需要附帶一些防霉和防蟲的功能——聽起來如此厲害,其實一得閣100塊可以買一升,我們一般稱之為墨汁。
一般來說,只要是彩色的墨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日曬、或長期暴露在空氣后褪色的問題,但褪色也分同色系逐漸變淺,或者干脆慢慢變了一個顏色,比如鐵膽墨水就利用了鐵在空氣中氧化的原理來控制這個顏色的變化。
防止褪色是一個方面,而有些品牌甚至利用這個有規律可循的變色來設計了具有專門用途的墨水:如果各位關注過歐美那邊Noodler's Ink、J.Herbin、Diamine或者Robert Oster之類的牌子,可能會了解到有一類墨水被稱之為“Signature Ink”或者“律師墨水”,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剛寫完和干掉以后的顏色不太一樣,而且隨著力度的變化這個墨跡的深淺也會不同,同時墨水內含有一些相當穩定的物質能夠維持很多年都不褪色。
所以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就很好理解了,因為不同的人簽名時用筆的習慣不同,同一個字寫出來用力的地方也不一樣,甚至寫兩遍它的顏色也有細微的差別,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色還會有緩慢的變化,這就帶來了簽名、書寫檔案的唯一性,使得偽造起來更加的困難;字跡也不會因為光照和氧化完全褪色,非常適合用來保存文獻材料。
最后吐槽一句,彩墨也就圖一樂,真要長期保存還是得碳素或者鐵膽。
七、隱形墨水
一種產生熒光的隱形墨水
先給大家來段視頻,看看鯰魚的一款“藍魂”熒光墨水,是什么樣神奇的效果。
隱形墨水在紫外線下顯色587播放·3贊同視頻點擊可播放視頻
熒光的原理在大學(甚至很多高中)里應該是很多人的必考題:
隱形墨水吸收紫外線,然后放出藍光
染料分子需要在接收到特定波長的光之后,才能從基態到激發態,電子再迅速回到基態,這個過程損失的能量就會以另一個特定波長光的形式釋放,在視頻中的例子就是吸收約350nm的紫外線,再放出藍色的可見光。
2.產生化學反應而顯色的隱形墨水
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包括偵探小說常用的,都是通過化學反應來顯色的隱形墨水。
要設計這類的墨水更簡單了,自己在廚房都能搗鼓出來,熒光類的你至少還需要搞到熒光試劑、需要紫外線燈,而化學顯色類的,只要回想一下高中化學級別的知識,有哪些由無色變有色的反應就行了。
最簡單的例子:棉簽蘸檸檬汁寫在白紙上,之后再拿去加熱一下就顯形了。
原理各位感興趣可以去查,反正一般是“早教”、“少兒興趣開發”之類的網站在轉載……
八、救命,我的白襯衫上滴了一滴墨水
這題我也不會。
如果回家找媽媽仍然解決不了的話。
這邊是建議您買件新的。
思考題
往墨水里面加入一些洗潔精并攪勻,會發生什么?
如果是甘油呢?